弥漫性轴索损伤,它为什么危重?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大脑在特殊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以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病理生理变化。它是脑外伤的重要类型之一。直到 1980 年代,它才被正式命名为漫反射。轴索损伤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为重症、长期昏迷、高致残和高死亡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8%~42%,死亡的29%~43%。它是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弥漫性轴索损伤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是指脑组织中不同密度部位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引起原发性轴索和毛细血管破裂;继发性损伤是指在伤后数小时内,由外伤引起的轴索局部变性,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逐渐发展为轴索断裂,也称为继发性轴索切割,最终导致整个轴索发生改变。损伤轴突段,形成级联放大效应。
弥漫性轴索损伤在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中更为常见。意识障碍或长期意识障碍常在受伤后立即出现,常规CT等检查结果与患者症状不符。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分级
分类
根据损伤部位,弥漫性轴索损伤分为三级:Ⅰ级:损伤部位仅位于灰质交界处; Ⅱ级:除Ⅰ级外,还包括胼胝体损伤; III级:在II级脑干损伤的基础上。
病理特征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广泛的轴索损伤、胼胝体局灶性出血和脑干上部背外侧局灶性出血,即弥漫性轴索损伤三联征。
神经影像
大脑或邻近区域的中轴,以及中脑、丘脑、苍白球、胼胝体、穹窿、内囊等处的点和局灶性小血肿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典型影像学改变.
CT和MRI均不能直接显示轴索损伤的程度,甚至部分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CT检查无明显异常,但有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 MRI可以比较全面地显示颅内损伤,但不能评估束的损伤程度。
CT表现为脑灰质交界区、胼胝体、脑干、基底神经节等多处多发或单发小出血,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该区域周围通常会出现水肿。弥漫性白质密度降低,灰质边界不清,双侧脑室和脑池受压、变窄或消失。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重要蛋白质结构,脑干是生命中枢的一部分,因此当这两部分不受病变影响时,有利于缓解环病。
CT和MRI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异性为100.00%,MRI的敏感性(100.00%)高于CT(93.88%)。由于MRI可部分弥补CT临床应用的不足,检测灵敏度较高,可有效避免漏诊,提示预后。
近年来,新的MRI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包括:
(1)磁共振磁化率加权成像(SWI)可以充分显示组织间磁化率的差异,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更敏感,有助于更清晰准确地显示弥漫性轴索病变的数量和体积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呈负相关,与预后密切相关。
(2) 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定性和定量地显示脑组织的完整性、病理变化和功能变化,并通过对水分子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量化,可以提供有关大脑细微结构的信息.弥漫性轴索损伤与神经元丢失和神经纤维方向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被称为“髓鞘丢失的指标”。
(3)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能完整显示神经纤维束的方向,能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早期发现病变,能更好地显示脑损伤后白质纤维的损伤是常规核磁共振成像的有力补充,已成功应用于大脑白质纤维结构的变化。
DTI 联合 DTT 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变的灵敏方法。可以发现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白质异常变化,也可以观察神经纤维束的损伤范围,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程度等,提供更多的影像学证据。
治疗
近期研究发现,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在长期昏迷期间,积极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
(1)在医院建立便捷、通畅的急救处理流程,在ICU设置专门的观察??病房,在保证气道通畅的同时,积极应对原发性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预防和预防并发肺部感染; /p>
(2)轻度低温治疗可稳定颅脑损伤后的脑循环功能,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已成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耗氧量,阻断脑细胞凋亡,抑制线粒体损伤,降低内源性细胞毒性; p>
(3) 提倡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有很强的舒张作用,能有效增加氧向细胞内扩散的能力,纠正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上一篇:小儿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诊断需根据患者临床表
下一篇:中国权威著名老中医——严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