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现代文学之一:普列姆昌德2
印度现代文学之一:普列姆昌德2
1930年,普列姆昌德创办了大型文学月刊《天鹅》和周刊《觉醒》。这两个刊物的创办,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也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推动了印地语进步文学的发展,鼓舞印度人民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而斗争。
普列姆昌德在编辑这些刊物的同时,创作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长篇小说《盗用公款》(1930)、《工地》(1932)、短篇小说集《进军》(1928-1932)、电影剧本《纱厂工人》(1934)和《流刑犯》(1934)等。
普列姆昌德一生中的最后两年是在贝拿勒斯度过的。他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戈丹》和短篇小说杰作《可番布》(又译《尸衣》)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出版的。1936年4月,印度进步作家协会成立,普列姆昌德以主席的身份起草了宣言,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演讲,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后,他一方面开始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圣线》,一方面又着手筹办一个新的文学刊物。可是,由于长期以来积劳成疾,普列姆昌德于1936年10月8日与世长辞。
普列姆昌德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的一生共创作了15部长篇和中篇小说(其中两部未完稿),300篇左右的短篇小说,此外还写了一些电影剧本、儿童文学作品,并且翻译了几部外国文学作品。
普列姆昌德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认为文学的基础是生活,文学必须为民族独立运动服务,必须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必须反映现实存在的矛盾和斗争。所以,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生活真实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表现了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广大印度人民对民族解放的渴望。
其次,普列姆昌德是印地和乌尔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穷苦人民生活,把农民作为正面主人公的作家。他的许多优秀作品都以农村为背景,歌颂了那些所谓地位卑下的人们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普列姆昌德被印度人民尊为"小说之王"。他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语言简朴且大众化、口语化,情节安排合理。他给印度人民和世界各国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戈丹》
《戈丹》是普列姆昌德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标志着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也是印度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 《戈丹》是反映印度农民问题的小说,揭示了农民贫困的社会原因,对不平等的罪恶社会发出了有力的控诉。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何利的农民,家里有妻子丹妮娅、儿子戈巴尔和两个女儿。这是一个贫穷的五口之家,他们租种了十来亩地,一年到头起早贪黑不停地劳动。何利"最美丽的梦想"就是自己能买一头母牛。因为在印度社会里,母牛不仅可以产奶,而且还是体面家庭的标志和膜拜的对象。于是,何利从牧牛人手里赊来一头母牛,不料牛才弄到手,却被已分家的弟弟希拉毒死了。具有宗法思想的何利遇事宁可自己吃亏而不愿伤害他人,因此而吃了一场官司。何利的儿子爱上了年轻的寡妇裘妮娅,何利和妻子把她收留在家,村里的"长者们"认为这是伤风败俗,开除了何利的教籍,罚去了全年的收成,连房子也抵押了出去。尽管如此,何利并没有放弃买牛的梦想,他准备用卖甘蔗的钱来买牛。收割甘蔗时,卖甘蔗的钱却全被高利贷者拿走了,他买牛的希望再一次落空了。不久,在高利贷者的盘剥下,何利由一个佃农沦为雇农。后来,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信条,出卖了自己的小女儿来企图保住仅有的几亩地。这时的何利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他那买牛的梦想还没有丢掉,拼命地做工挣钱,自己却在地里干活时倒下了,累死在为了还债和买牛而奋斗的苦役中,而他卖命挣来的几个工钱也作为净化死者灵魂所举行的"戈丹" ——献牛仪式的费用,被祭司搜刮去了。
主人公何利是印度贫苦农民的典型,他善良、勤劳、备受压迫而尚未觉醒,到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受苦的原因。小说的作者非常同情何利的不幸遭遇,但又批判了他的愚昧、狭隘、逆来顺受的性格和不与任何人作对的人生哲学。何利这个人物形象是丰满且真实可信的。
小说所刻画的丹妮娅却是与何利不同的典型。她一反丈夫的懦弱卑屈,具有十分突出的叛逆性格。这位印度的贫苦妇女善良温厚、心直口快而无所畏惧,她看透了地主的罪恶,抓住每一次机会来表示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抗议,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情绪,显示出印度农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趋势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