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艺人丨“柞水渔鼓”的现代迷思,在沉睡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怀抱渔鼓一根竹,长在柞水山里头,李老驮斧来砍倒,张老拿锯锯两头……” 伴随着一只布满老茧的手敲击,竹筒发出的声音果然让人惊讶,独特的柞水方言没有一点杂质,作为一门
“怀抱渔鼓一根竹,长在柞水山里头,李老驮斧来砍倒,张老拿锯锯两头……”
伴随着一只布满老茧的手敲击,竹筒发出的声音果然让人惊讶,独特的柞水方言没有一点杂质,作为一门颇具历史渊源的唱词,老艺人们以渔鼓为乐,以鼓为荣。
听罢一曲,带给当代老陕们、艺术家们的似乎是一种与考古发现一样的远古时代的回声,使人陷入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要去探讨其艺术和文化的奥秘,而后又陷入到迷思——这一迷思,不仅指年代的久远,而且是指文化的陌生,终究造成了一种“非遗传播”迷雾。
因此,该文在大量引证已由现代艺术学家们发现和整理过的柞水渔鼓资料、易中天先生的近著《艺术人类学》材料的基础上,对柞水渔鼓的“非遗”做一个系统整理,而后思考其未来传播的可能。
老陕人,对于陕南孝歌是不陌生的,而对于柞水渔鼓听说的多过听到的。
顾名思义,柞水渔鼓起源于柞水本地,柞水地处秦岭南坡,商洛地区西部,乾佑河和金钱河上游,在秦岭山系牛背梁主峰上可以俯瞰柞水全境,北部林丰木盛,水资源充盈,中部多为喀斯特地貌,石瓮溶洞景观堪称"北国奇观",小岭等地矿藏资源丰富,南部社川河谷,有江南水乡之韵致,自古就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块土地的艺人们诸多的创作的灵感,因又历史上多次移民的迁徙为居,县域内多元文化碰撞,历朝历代融合便形成了南北交融又不失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文化兼秦蓄楚,既有大量楚文化细赋温婉的特色,又有北方文化粗犷豪放的特点。
其中,柞水渔鼓作为一种传统民族曲艺形式,或是说唱艺术,传承至今。
渔鼓办工作人员经过普查,现存渔鼓腔调80余首,录制盒带180余盘,整理传统渔鼓脚本120余个。
其声腔首先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南北语音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后在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音乐的声腔派别:以柞水民歌小调为基本唱腔,兼备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独特,极具浓郁陕南特色的说唱艺术,而柞水县也在2018年荣获“中国渔鼓文化之乡”的美誉。
音乐有多种腔调,渔鼓有腔有调,渔鼓腔以道士腔为主吸收柞水民间的筒子戏、八叉戏等拖腔形式,在民间统称为九腔,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男花腔、女花腔、丑花腔、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等。
关于这个唱法的特点与很多地方的民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演唱中加有白口,分为散白、韵白,散白以叙述故事情节、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衬托故事情节,韵白有叙事及代言两种,讲究声调抑扬语气顿挫,现在的腔调都是根据上传下来的声腔与当地民歌小调相融合脱胎而来的产物,其音乐有宫、商、角、征、羽多种调式,唱腔柔和,委婉,旋律平稳起伏不大,在音乐上广泛使用了花鼓、八岔戏、筒子戏、民歌小调等音乐素材来丰富其唱腔,韵味十足。
除此之外,现存的渔鼓中还有很多“道士腔、运魂腔”等道教遗留腔调,第二节将重点讲述为什么会有道士腔调。
柞水渔鼓属于说唱艺术,既有道士腔,又用道筒作为伴奏乐器,与终南山道教文化颇有渊源。
在史料记载中,自唐朝时,李唐曾大兴道教,柞水县内道人打着渔鼓,唱着道情到处宣扬道教之风,而到了清代后,渔鼓的演唱则更为流行,与陕北的安塞腰鼓形成南北呼应的非物质文化格局:北有阿安塞,南有渔鼓。
这种道,首先表现在唱词上
柞水渔鼓表演的即兴性很强,具有多元化的演出形式,既可以渔鼓说唱、渔鼓歌舞、渔鼓二人转形式表演,也可用于民间社火和春节喜庆节日的秧歌表演程序之中,其曲目丰富、题材广泛,在传统剧目中多以宣扬道教教义思想、八仙故事、24孝故事居多,亦可夹杂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的逸闻趣事、爱情故事来说,代表曲目有《渔鼓源》、《听戏文》、《小四景》等,歌词多为民歌改编而成,在民间的田间、地头,或传统节庆、婚丧祭祈等场合均可表演。
其中有一段唱词:“张老驮斧来砍倒,李老拿锔锔两头。蔸子做了阴阳板,竹枝做棒把钹敲,中间留了二尺六,做成渔鼓游九州。”这段渔鼓词可以佐证,据说唱词中的张老是指西周宣王的贤相张仲的父亲张道,而李老是指老子李聃。